close
隱晦這件事情,一直都是屬於我的,我不認為這會阻礙到寫作,畢竟有時候文章要表達的不過就是種感覺,而不是必須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給解釋清楚,因為我不是在寫報紙,也不打算真讓人知道我確切的發生了什麼,真要讓人知道的時候,我自然也會把事情給說明白,這是毋須別人提醒的,只是是否真的有人看的懂,我只能說,文字只擁有一半的靈魂。
「說的太白,不如回去當小孩。」好久以前我妹為我的隱晦下過的註腳。
我只能說,未必說的太白就是不好的,然而每個寫作的人,應該都能夠擁有自己控制文字的權力,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一樣的風格,文字素雅的自然就與濃艷沾不上邊,文字艱深的自然就與明瞭扯不上關係,文字洗鍊的自然就與樸拙劃不上等號,如此一來,要選擇怎麼樣的風格,不過是個人的主觀意識罷了。而我不認為隱晦有什麼不好。
曾經有人問我,由於文字過於晦澀的緣故,他懷疑我會不會到最後連自己寫些什麼都忘了,我想,這從來不是問題的核心點,就算我忘了真的發生了什麼事情又怎樣,那表示我並不需要記得,而文字所遺留下的,不過是我所需要的抒發而已。
當我寫下某些文字的時候,我已經準備好不被誰看懂,真能看懂的人,或許應該稱作知音;看不懂的人,那又如何?至少會懂得我的心情吧。於是無論是安慰或是鼓勵,甚至是諷刺的回覆我都能感受了。
只是感受並不代表我需要全盤接受。在我的地盤,想做什麼想寫什麼,本來就不須有任何的許可。當然你可以評論我,只是當這些言語變成一種帶刺的挑釁的時候,似乎我也沒有必要為你留任何顏面。我不過是做我自己罷了。
隱晦有隱晦想表達的,我想不是不夠清爽可以去解釋的。
我當然知道我的文筆可以有進步的空間,然而那種看似心平氣和的「棒喝」,我看可以免了。直接說,反而還能接受。就像是吵架的時候就算用「平靜」的口氣說話,然而出口的盡是些傷人的語句,也不會比直接吵架好到哪裡去。所以隱藏在文字背後的那些,如果你真想跟我說,就直說吧,如果不想,可以不必了,因為我天生脾氣也不是好到哪裡去。
說真的,我煩死了。
可是還是有種必須平靜的感覺。
---
回應
可是我從不覺得小白的文章很隱晦
當然我的是顯而易見到不行
但我反而喜歡小白這種點到為止的文筆
那是我學不來的
每個人的風格絕對不會完全相同
怎麼能因為與自己不同便覺得人家文筆有待加強呢
這樣的說法太狹隘了!!!

全站熱搜
:)
花花的文章有種淡淡的氛圍
而那種氛圍的縈繞也是我學不來的
但是我喜歡花花的文章
也喜歡自己大部分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