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打電話來,向我探詢好友的個性,卻莫名地說到:「妳啊,就是那種別人動作太快,就被嚇跑的那種女生。」
當下我是反駁的,但在朋友的言之鑿鑿,以及回想了過去的「案例」以後,暫時的被說服了。
但掛上了電話,我歪著頭,仔細地想了想,我知道,我並不是因為對方動作太快而被嚇跑的。
原因只是不夠喜歡罷了。
自認並非美若天仙,卻總不乏有對自己示好的男孩。
但我總是在認定自己不可能和對方有發展的時候,精準地在對方尚未再投入更多感情時喊停。
也因此,惹來不少「為什麼不給我機會?」、「為什麼不去試試看?」的耳語。
在我全身過敏的時候,那個送來親手煮的綠豆湯的男孩。
在我爸爸開刀住院的時候,想送雞精到醫院卻被我拒於門外的男孩。
在我經期不順的時候,送來一罐阿華田和幾條巧克力的男孩。
在我隨口說想吃阿給的時候,騎車衝去淡水買了兩份阿給飆車到師大的男孩。
在我籌備活動忙得昏天暗地的時候,把維他命B群送到宿舍樓下的男孩。
在我生病住院的時候,送木耳蓮子湯到醫院探視的男孩。
他們對我都不夠好嗎?不,他們是對我很好。
那是他們動作都太快了嗎?不,如果換個人來做的話,也許我會點頭。
所以不過也就是不夠喜歡的問題罷了。
一個朋友正在苦惱該怎麼從喜歡自己的人和自己喜歡的人中間做選擇。
她苦等的對象,告訴她沒辦法現在下決定給承諾,太忙了而不能照顧她。
我暗暗地為她不捨。
沒辦法「現在」下決定是因為不能還是不想?
太忙了不能照顧是因為不能還是不想?
如果真得夠愛夠喜歡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但書」?
我想不過也就是夠不夠喜歡的問題罷了。
以前總會想,為什麼一個人可以對這樣陌生的人那樣好?
我現在知道那是因為喜歡對方,想為對方付出一切。
但我體會過單方面付出的無奈,於是我不願意接受別人單方面的付出。
大概就如同我之前的騎士理論一般。
如果不是公主決定的王子,那就都只是騎士罷了,而這些騎士,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公主,成為王子。